大爱泰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311|回复: 0

泰兴清末举人吴人达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200

帖子

722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22
发表于 2021-1-28 16: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末举人吴人达,在老泰兴城人的印象中,《光绪泰兴县志继补》虽榜上有名,但远不如城内同期去日本的留学生葛鑫楼及书画家蔡宝廉、杨静山等名气那么大。让人们近距离地认识了他,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那是在民国末年间的一天,回乡省亲的他去澡堂就浴,跑堂的见这个其貌不扬,脸色黝黑,头戴瓦楞小帽,身又穿黑棉袄的矮个子老头,自是有些怠慢,洗毕后几次催要热毛巾都未给。出门后,一个认识他的人将此事告知澡堂老板葛鑫楼。葛听后大吃一惊,自此后便连续一个月宴请吴,以示道歉。
       葛时为城内有名的大律师,以其身份宴请一乡下老头,应为一件奇闻。此事迅速在坊间传开。好事者一打听,原来这吴人达本就是城内花园巷人,其父亲也是个落第多年的老童生,后因生活计,才在巷东北侧小桥下开了一磨坊,以代人加工粮食换取几个佣金为生。惨淡困苦的生活中,天资聪颖的吴人达因刻苦学习,认真读书,故而由秀才而举人,从而一举扬名。当维新派知县龙璋主政泰兴时,年仅18岁的他又被作为年轻俊逸选送到日本留学,作为官费生,他和丁文江为第一批。留学回国后,受山西督军阎锡山邀请,官至省政府秘书长、
       由于“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故家乡人对其也就不熟悉和不了解。出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在世俗社会中也就难免了。
       后来,好事者又打听到,吴人达到日本后,进入明治大学法律系读书。三年学习期间,一次在与一日本陆军大学学生闲话时,谈及对方弟弟赴日学习日语的困难,便萌生了将日语翻译为中文的想法,由此用了两年多时间,在1906年时,便推出了自己的首部著作——《东语大观》。此书因是从日语基本语法入手,通俗好懂,好学易记,出版后便好评如潮,在留日学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抢购风。此后,为让人们进一步学习文明知识,了解邻国日本的情况,他又一鼓作气翻译出版了《尧舜时代之制度》、《法律顾问》、《虞美人》、《明代豪杰传》、《军旗美谈》等著作和小说。现据其77岁的小儿子吴愿先生讲,就他所知,在当时,出于对中日交流这一目的,拥有这么多译著的人可以说凤毛麟角,其父应属先驱性人物。
       检点其人的一生,其可圈可点的还有这样的两件事。其一是当我国近代维新派领袖、著名学者梁启超1929年于北京病逝后,他曾代阎锡山拟过一副挽联,全文为:著作当身,试问当代英年,有几个私塾弟子;澄清揽辔,深慨同时群彦,更谁是继起弟子。这一挽联,生动确切地概括了梁启超变法维新、传播新知识的一生业绩,对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为其思想、学识没有后继人才十分痛心。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对仗工整的联句,一时在人们口中广为传颂。
       其二是西安事变时,他又曾代阎锡山拟过一封致张学良的电文,表示赞成张的义举,呼吁蒋介石要抗日救国。据吴愿先生讲,此文稿底本现尚存在他上海大哥处。
       斯人虽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因病去世,但作为一个从磨道里走出来的少年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事业,又有几大部著作问世,这是不得不令人敬佩之处。一介名士,在当年那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纵然在仕途,也能做到明辨是非,时时以民族和社稷为重,而独善其身,潜心学术事业,尤其作为一介名人,其简朴的生活更应为人所称道。名士未必都风流,说一千,道一万,先生本色是书生。
来源:乡风儒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兴市嘉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024011号-3 )

GMT+8, 2024-4-25 21:27 , Processed in 0.0634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