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泰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434|回复: 0

泰兴历史上使用的钱币都有哪些?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200

帖子

722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22
发表于 2021-4-12 09: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姓之业,钱货为本”。钱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随着朝代的更替,钱币在形态上、制度上、使用上也在不断改变,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发生变化的间接反映。
         旧时,泰兴县内市场流通的钱币,主币为银两,有银锭、银块、纹银等,辅币为铜钱。
         银锭,俗称“元宝”,因形状似马蹄,故亦称“马蹄银”。银锭的称呼始于宋朝;元宝的称呼始于元朝。
        银两作为官银,一直是历代朝廷的主要储存货币,真正在市场上流通始于明朝中后期,清朝开始盛行,大额交易用白银,小额交易用铜钱。
       铜钱,又称“方孔钱”,一千枚一文的小铜钱串在一起称为一吊或一贯,一贯相当于1两银子。铜钱常以年号命名,据康熙《泰兴县志》记载:泰邑初用开元通宝,间以周元、乾元,明用嘉靖、万历(通宝)。
       开元通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行,是泰兴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钱币。
        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铜钱一直是市场流通的主要货币及缴纳赋税的主要结算单位。据县志记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以前,诸州商税额,泰7务(即收税的关卡)3万贯以下;酒课税额,泰8务5万贯以上。嘉泰末年,泰兴酒税岁征8万缗(贯)。当时物价相对便宜,10贯钱左右可买一匹马,1贯钱左右可买一石大米。
       明初,朱元璋禁止使用银两和铜钱,而使用纸钞,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制造,称“大明宝钞”,用桑树皮印制,分为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和一贯六种,等同于铜钱。由于纸钞的迅速贬值,明正统以后开始使用银两与铜钱,宝钞退出历史舞台。
       清承明制,但由于银子的成色不一,清政府将纹银作为法定的标准银两,规定缴纳钱粮、赋税等都必须以纹银为标准,其它银两均须按成色折合计算。纹银是官方和民间一致认可的标准银,因制造时表面有波纹,故名。
       清咸丰、同治年间,外国银元流入国内,自光绪十六年(1890年)起,清政府开始发行银元作为主币,辅币为银角、铜元。此时仍以银两作为价格标准和记账单位,“两”“元”并存。
       银元俗称“大洋”“洋钱”;银角、铜元又称“小洋”。银角俗称“银角子”,一元等于10角;铜元俗称“铜板”,无方孔。
       泰兴境内流通的银元,主要有墨西哥“鹰洋”及清政府发行的“龙洋”“大清”“宣统”等几种,铜元有光绪元宝、大清铜币及江苏省自铸的铜币。
       墨西哥“鹰洋”又叫“墨银”,后误为“英洋”,是最早流入境内的外国银元,因成色好而广为流通,曾为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泰兴流通的银币有孙中山头像币、民国开国纪念币、袁世凯头像币、帆船图案的“船洋”等。其中,袁世凯头像币俗称“袁大头”,是老百姓俗称的大洋,民国3年(1914年)开始发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市场流通的主货币,硬通货。
       民国22年(1933年),“废两改元”,此后银两不再在市场上流通。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发行一分、半分新铜币,泰兴沦陷后,铜元停止使用。
       泰兴县内流通纸币始于民国初年,主要有户部大清银行发行的银两票和银元票。银两票可兑换银两,银元票可兑换银元。
       此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相继发行以银元为票面的兑换券,各大商办银行亦在县内纷纷发行纸币。随着纸币发行量的增加,很快出现通货膨胀,纸币或停兑或开兑,人们无所适从,纷纷储藏银元。
       民国24年(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市场上统一使用法币。“法币”即法定货币,是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发行的票币。
圖 | 一万元法币
       民国30年(1941年),泰兴市场开始流通“中央储备银行券”,简称“中储券”,由南京汪伪政府发行,民国34年(1945年)11月禁止流通。
       民国31年(1942年),关金券开始与法币一起在县内并行流通,关金券即“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以取代银两结算,1元关金券折合法币20元。
       民国37年(1948年),关金券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金圆券,主要目的是收兑急剧贬值的法币,并强制收兑民间金银外币。
圖 | 五十万元金圆券
       民国时期,混乱的货币政策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各种币券无序发行,加之没有严格控制发行限额,最终造成贬值恶化,形同废纸。
       起初,法币与大洋可以等额兑换,1元法币可购买16斤大米,县内经济相对稳定。抗战爆发以后,随着法币发行量的猛增,法币急剧贬值,至民国37年(1948年),100元法币仅能购买4粒大米,经济最膨胀的时期,买一个烧饼要5000万法币,老百姓苦不堪言。
       金圆券发行之初,与法币的兑换比率为1∶300万,然而仅仅稳定了两个月后便造成恶性通货膨胀,民间经济再次陷入混乱。金圆券自1948年8月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只使用了十个月左右,贬值超过两万倍,当时买一粒米需要130多元金圆券。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民主根据地内流通“抗币”,苏中地区由江淮银行发行。抗币的发行对平抑物价、保障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及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民国34年(1945年)9月,江淮银行泰兴办事处发行面额1元的“泰兴县流通券”,以排除伪币及适应市场流通需要。
圖 |泰兴县流通券
       民国38年(1949年)5月,泰兴县内统一使用人民币,面额从1元至5万元,共12种,只有纸币,没有硬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第一套法定货币。
圖 |第一套五万元人民币
       1955年3月1日,新版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有不同面值的纸币11种,硬币3种,新旧人民币的兑换比率为1∶10000。1955年5月15日起,旧版人民币停止流通。
       人民币的发行彻底改变了旧中国货币混乱的现象,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也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唯一统一的法定货币后,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延令春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兴市嘉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024011号-3 )

GMT+8, 2024-4-25 14:59 , Processed in 0.0660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