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大爱泰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267|回复: 0

神奇的泰兴古城隍庙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200

帖子

722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22
发表于 2021-1-13 09: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隍庙是古代人们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
       城隍,又称城隍爷,是古代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地方守护神。祭祀城隍神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城隍爷是有封号的,元代被封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
       泰兴城隍庙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时位于县治柴墟,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下被毁。绍兴初,县治迁至延令,此后在县署之西忠爱铺拆东岳庙改建城隍庙。
如今的城隍庙
       相传,南宋高宗皇帝赵构被金兵追至江边,危难之际,因泰兴城隍显灵于崔府君庙,渡圣驾南迁,致使宋室江山得以延续,史称“泥马渡康王”,赵构感恩于此,遂敕封泰兴城隍为“忠佑伯”。
       元季,城隍庙又遭兵毁。
       明洪武九年(1376年),知县吕秉直于原址重建,县城隍被敕封为终生“伯爵”。其后,古城隍庙规制齐备,殿宇宏伟,成了一座完整的建筑群体。
       一般来说,只有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城隍庙,并且只供奉一位城隍。泰兴古城隍庙则与众不同,庙内供奉有两尊城隍爷和城隍奶奶。这是由于县治移至延令后,原供奉于柴墟城隍庙内的城隍爷和城隍奶奶亦被恭请至此,共同理事,一并享祀。
       传说,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五子时是城隍的生日,这一日也是两位城隍爷轮流理事的交替日。到期,在地方德高望重的缙绅主持下,有专人负责将两位城隍爷请前、请后,一年一换,轮流坐班。
       在民间信仰中,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县令,能助阳界断案,尤其是民间的冤假错案、疑案奇案。康熙《泰兴县志》曾记载了一桩疑奇的事情。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日黄昏时刻,泰兴北乡有两个小孩被杀,县令袁开圣得悉后命衙役捉拿凶手,可搜遍周边乡村也未能找到。无奈之下,袁县令来到城隍庙向城隍爷禀告此事,希望得到神助,以尽快破案。一连三天,袁县令日夜祈祷,十分虔诚。三天后,袁县令做了一个梦,梦中凶手的作案过程及藏匿之所一清二楚,遂派衙役火速前往查看,果然如梦中一般,最终凶手被绳之以法。
原城隍庙大殿,后改建为襟江小学少年堂
       据说,泰兴城隍爷能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十分灵验。因此,官府很是重视,每年除春秋二祭外,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都由主祭官前往拜谒,每遇水旱则发文祈祷。
       康熙《泰兴县志》就曾记载县令陈继畴《祈雨告城隍文》,文辞恳切,文中陈述灾情,恳求城隍爷将一切罪过“降罚于令畴”,切不可“移殃于民而害及一方之黎庶”,希望城隍爷“早沛甘霖”,使百姓免除灾难。
       古城隍庙的神奇传说很多,据旧志记载,明万历年间,陆琢修庙时,有许多蝙蝠栖息其间,大量粪便落到神像之上,工匠们无法粉刷丹粉,陆琢无奈,只得率领大家向城隍爷祷告。第二天一早,工匠们推门一看,大吃一惊,地上密密麻麻一层死了的蝙蝠,足有千余只,大家纷纷议论,莫不是城隍爷显灵!遂匍匐于地,磕头谢恩。
       城隍爷是民间崇拜的神仙人物,神灵感应亦为传说。古时,人们无法主宰和掌控自己的命运,常常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这是时代的必然。
       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宣扬的目的,在于以此教化民众,弃恶扬善,以达到社会安宁,社稷稳固。明朝,朱元璋得江山后,在全国各地大量兴建城隍庙,鼎盛时达1472座之多,城隍庙成了各地的“标配”。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他认为:“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其目的当然是为了皇权的巩固。
       自明后,统治者对修建城隍庙乐此不疲,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邑人陆琢捐资倡修门墙、殿庑,装修整饬一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御史季振宜又带头捐修,在庙内增设戏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县令宋生捐俸倡建朝南卷棚五间,两旁增设纸炉,修整门前石牌坊,遂赫然成巨观焉。
       乾隆四年(1739年)、五十七年(1799年),城隍庙两次毁于火灾。嘉庆初修葺如旧,宏整瑰玮,岿然一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后又再次修建。
       清光绪年间,古城隍庙有正殿五楹,后堂五楹,廊庑二十四间;南为神台,台南为戏楼、仪门;又南为庙门,直对县城天瑞巷,庙门两侧为八字高墙,东西墙上分别刻有“彰善”“瘅恶”;门外为石牌坊,坊额刻有“孽镜台”三字,坊联刻“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
光绪《泰兴县志》载城隍庙
       城隍庙的正殿内端坐着城隍爷,蟒袍珠冠,金脸长须,左手腕担白绢,右手执半开折扇,半开慧眼,望之肃然。殿内楹柱挂一副楹联:“血咸泪酸,悔不该手辣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须知头上有青天。”此联以“五味五色”作对,意在告诫人们要一心向善,切勿贪财忘义。
       泰兴古城隍庙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后逐步拆毁,改建为校舍。2009年,城隍庙异地重建。
建国后,城隍庙改建为襟江小学校舍
作者:印九红
来源:延令春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兴市嘉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024011号-3 )

GMT+8, 2024-4-16 19:37 , Processed in 0.0824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