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泰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343|回复: 0

泰兴衙署九座庙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200

帖子

722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22
发表于 2020-12-21 09: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衙署九座庙
葛正浩
       泰兴的县衙里有九座庙宇,严格地说是庙宇和祠堂。历代统治阶级总要利用宗教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在利用的同时,统治阶级的各级代表人物,自已也陷了进去了。所以,作为信仰的载体——宗教建筑也就成了大小统治者所热衷礼拜的对象。我们泰兴的旧县署里就有九座祠庙。
       纵观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初期状态的宗教。其基本特点皆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崇拜。泰兴旧县署里的九座祠庙正是这些崇拜在县衙这个特殊环境中的应用体现。具体有:皮场庙、獄神庙、二圣祠、三神祠、马神庙、仓神庙、福德祠、衙神庙、天仙阁。其中,二圣祠和皮场庙是教育和禁戒官員的,要学习圣贤修身养性品德髙尚、办事勤勉,忠孝仁义、爱民如子,不能贪腐以权谋私和用权作恶,否則神明在天、法剑常悬,犯法当遭天谴人责。衙神庙是规范、指导胥吏的行为和业务的;獄神庙是管监獄诸事的;三神祠、马神庙、仓神庙、福德祠是管理土地、仓庾、马匹和厕所事务的;天仙阁是专门看守老爷的官印的。具体功用下面则一一道来。
       泰兴县志载:“周官八法用治官府载, 释府义,官司所居。官无显微,咸有定宇。基构斯廓,匪云宣骄。于传有之。署位之表,宅章之次。以虔君命,以清政令之原。君子志斯盖竞竞焉。苟图厥居,而曰蘧庐也、逆旅也。奥偞陀弛而不之省也,其视叔孙昭子之止于晋也,不已恧乎。”
       县署是县政府办公的地方。在这里的人,盖竞竞焉。所以这里首先要敬奉二圣:文圣人是孔子,是我国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至圣先师,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而儒家学说,是旧中国治国安民的准则(虽有少数皇帝重法轻儒,但在历史长河中只能算是几朵浪花)地方政府的官员当然要供奉孔子了;武圣人是三国时的关羽,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关羽的特点就是忠义勇武。封建统治者要求臣民绝对地忠诚,为了捍卫国家(其实是封建王朝)利益,勇武战斗,不怕牺牲。这种教育,既要求平民百姓做到,也要求地方官吏执行、垂范、推广及教育群众。所以县衙里首先要建‘二圣祠’。 二圣祠又名思咎堂,这也说明了设祠(堂)的目的是教育官员听圣教,践圣行,见贤思齐,成为忠君爱民的贤良好官。
       但是, 仅仅通过正面教育是不夠的, 人们求利的本性是伴着求生的本能来的, 而求义是经过教育或长期教育才形成的。求利会发展成贪婪。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所以, 要提倡忠义就必须同时惩处贪婪。旧时也用了一些严刑酷法来达到这一效果。 “皮场庙”就是用严刑酷法来警戒官吏的。各府、州、县和卫所通常在衙门的左边修一座小庙,里面供土地神;在公座的左边,悬挂着一个人皮楦满草的袋子,叫“皮草囊”,这庙的存在自朱元璋始,根据宗教传说,"剥皮楦草"是地狱当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行的酷刑。为打击腐败,整顿吏治,朱元璋将此刑运用到现实中。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污吏严刑惩治,规定凡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的,斩首示众,还要剥皮实草。府、州、县要在衙门左面,别立一庙,作为剥人皮的场所,称为“皮场庙”。又将填满草的人皮袋,悬挂在官府公座两旁,用来警戒继任官吏。因此人们叫它“皮场庙”。因为附会了宗教传说,以示天子替天行道,这里还塑造有土地神像, 所以有人叫他土地庙,其实真正的土地庙不在这里。
       县衙的土地庙叫福德祠。县志载:仪门三楹……其南东为福德祠, 西为獄大门。有资料说: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其供奉的土地庙属于中国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土地公本名张福德,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一百零二岁辞世。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变,有一贫户以四块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之,过了不久,即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这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县衙的土地庙就是福德祠。土地爷是一方的守护神, 负责管理着这片土地上的大小事务,“皮场庙”只不过是其执法的一个办公地点而已。昔年泰兴西边一片大江,沙滩涨涨坍坍。涨沙终被攺造成良田,造福人民。可坍江却把人民的生计坍光,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泰兴屡遭失地之痛,对土地爷特别崇敬,寄以厚望。土地庙(即福德祠)门口一副对联,道出了泰兴人民的心声:守济川门戸年年丰稔,护延令百姓岁岁平安。似乎土地爷也到“皮场庙’’办公,和监督县官一样,同样监察着地方士绅。按旧时刑不上大夫的说法,知县审案不能拘留、关押有功名、有身份的人(如秀才、举人、员外、乡绅、在职和不在职的官吏等等)。这些人惹上官司,在定罪量刑前必须先革去功名,改变身份。否则是不能羁押旳,当然更不能进监獄,蹲班房了。在需要对其加以管束时,就请土地爷帮忙,将他们暂时送到土地爷衙中,一面思过一面等待审查判决。
       下面再谈谈“獄神庙” 上面引文中已交待:仪门南(外)西边是监獄的大门。獄之东有一座獄神庙。獄神不但是个管犯人的神,同时也是个管理审判官员的神。所以狱官上任之初,都要去参拜狱神。据说古代在监狱里设立狱神庙或狱神像,本意是供犯人随时参拜,以求尽快平反昭雪的,由于牢头狱卒不胜其烦,历代演变,终于固定为犯人进出监狱的时候参拜狱神了。泰兴獄神庙是祭祀獄神皋陶的。他是牢狱的首创者,是远古声名最著的刑狱之神。。神龛里有三尊神像中间坐着一位老者,仪表端庄,气度雍容,慈眉善目、儒雅不凡,就是獄神皋陶。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皋氏,名繇,字庭坚,别名:皐陶。相传为舜之臣,掌刑狱之事,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帝王世纪》上说他生于曲阜少吴之墟。曲阜属于偃地,所以舜帝赐繇姓偃。繇在舜帝时代,当上了大理官,负责氏族中的刑罚、监狱和法治。史籍记载:“皋陶造狱,法律存也”传说繇的面貌青绿色,就像一个削了皮的瓜;嘴唇像鸟喙,能明白决狱。所以又称他青面圣者史书上说:繇(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因此平民百姓安居乐业,而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畏惧,纷纷逃离,至使天下太平。獄中供獄神,一戒执法者秉公办案,二让在獄者心平气和,一心改过自新,杜绝冤獄,错獄。保障公民的权利,伸张正义。
       前面几座庙供奉的都是从道德、理论上教育敬戒官吏守法为民的。而衙神庙所供奉的衙神,却同时是官吏业务上的典范。
衙神庙位于县衙东侧,供奉衙神萧何。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书吏,以持法不害人闻名乡里,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萧何初为沛县刀笔吏,业务精熟,后成大器,名垂千古。历代官府之吏员对他崇敬有加,将其视为胥吏的鼻祖和楷模,久而久之,就成了衙神,礼受胥吏们的奉祀。
       位于仪门外的马神庙是保佑马匹的平安,马场兴旺的。旧时泰兴有饲养軍马的仼务,县志(93頁)载:“明初马政统于南太仆寺,以扬州据江北,论地养马, 名曰种马。其制以一儿四骒为群,立群头;五群一大群,立群长。率田二顷, 领儿马一匹。三顷领骒马一匹。间岁责纳一驹。解太仆俵散。泰兴例派养骒马八百四十八匹,儿马一百六十九匹。”所以,至今还有马群,马甸等地名。马群的平安,兴旺是关乎‘县计民生’以致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祀马神也是县之必须。据说 马神有三尊。分别是"金日蝉"、"殷郊"、"房星"。泰兴县衙马神庙奉祀的是谁,现已无考。
       县衙之南,有仓神祠。那是保佑仓库平安、丰足的。县志载有丰泰仓、常平仓、社仓等条目。旧时的赋税主要是实物,其中粮食是大宗。粮食的运输的确是非常费工费时的,于是国家就在各地设立粮仓。同时中国各地民间(也有政府参与的)为储粮备荒都设了义仓。(隋唐已有)所以仓库粮食的保管就成了头等大事。平时保管有赖于勤政,遇上天灾人祸那就遭殃了。古人无法抗衡天灾人祸,就只能祈求上苍, 祷告神灵护佑。仓神,就是保佑仓库的神祇。这里顺便提一下常平仓,常平仓制度是中国首创而世界发达国家和想发达国家沿用至今并行之有效的良政。“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常平仓具有多项功能,调节市场只是功能之一,常平仓还有无偿救济的功能(后来常平仓发生过于商业化的弊端肘,时人又设立了社仓,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至于仓神有人说是五大家仙中的”灰仙” 即鼠仙. 因查不到其他说法, 辜妄听之。
       汉族民间对动物的崇拜主要体现在对"五大家"的崇拜上,这是一种对妖仙的崇拜,同样源于万物有灵的思想。五大家也叫"五大仙",包括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汉族民间俗称"狐黄白柳灰"(或称"灰黄狐白柳")。汉族民间普遍认为五大家是与人类长期伴生的,属于亦妖亦仙的灵物。人类如果侵犯了它们,使它们受到损害,它们就能以妖术对人类进行报复,使人类受到不同程度灾难的惩罚;倘若人们敬奉它们,则会得到福佑。因此,汉族民间许多家庭中都供奉五大家。在五大家的崇拜中,汉族民间对其中的狐仙、更为敬畏,关于其灵迹传说也颇多,县衙里也修了“狐仙庙”,美其名曰’ 大仙阁’ 。大仙阁位于县衙的最后.. 阁内供奉着看守官印的狐大仙. 神龛内无塑像, 只有一方木主牌位,上书’ 守印大仙神位” 红底金字,安放在须弥座上。清代官衙奉狐仙为守印大仙,其出何典, 今已无考。可能是因为狐多疑,狡黠, 且多仙气請狐仙守护官印,能对付各种盗印者的缘故吧。(近来,訪得一说,附于此:被尊为“守印大仙”的狐仙,也是有名有姓的,叫做柳成。柳成出生在清贫家庭,好不容易高中状元,县衙的大印,却在开府祭印前,不翼而飞。在古代,有官有印方有实权。做官丢了印信是要被杀头的。就在开印前的一天晚上,一只狐仙出现,将官印完璧送来。原来,这只狐仙曾在度劫落难时,受过柳成父亲的救助。得知柳成丢失官印有难,就化作灵狐冒名柳成将此印找回。狐本无名,既冒之,人亦呼之。)
       县衙的東侧是吏舍区,那里有一座小庙,叫三神庙。供奉的是云霄娘娘 、琼霄娘娘、 碧霄娘娘。以上三姑,正是坑三姑娘之神。坑三姑娘又称厕神,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司厕之神。人生在世‘吃喝拉撒睡’是不可避免的日常事务,县衙内的官吏也不能例外,尤其是如厕,属于‘隐私’更不能‘出糗’。另外厕神还兼管人的生育大事,更不能掉以轻心。
至此,九庙介绍已毕,生活、生产、礼仪、道德,一应俱全.. 皆受庇佑。
       宗教伦理借神圣意志的名义,将某些世俗道德的内容纳入其神圣的领域,使普遍的伦理规范成了神的诫命和宗教戒律,平凡的道德准则变成了超凡的道德律令,这种伦理道德的神圣性对于信徒就具有了很强的约束自律作用,对其他社会成员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县令陈继畴曾言:“泰兴岩邑,其民悍者鲸鯢,嚣者雀鼠, 未可尽以惠文法治也。 譬诸大乘之教, 有圓通而无窒碍。走盘破竹之锋,,其以是夫。” 他在这里虽然说的是大乘, 其实是指宗教信仰。县衙修庙, 就是这种观点的一个实践。在封建社会中,政治和宗教是统治者统治国民的两手,而县衙设庙就是为了宣场其君权神授的说教,把精神的概念物化,通俗化,让皇权借助神权以完善其治权, 巩固其千秋万代的“家天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来源:乡风儒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兴市嘉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024011号-3 )

GMT+8, 2024-5-2 15:31 , Processed in 0.0654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