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泰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705|回复: 0

说庄道巷,泰兴地名浅溯源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200

帖子

722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22
发表于 2021-1-7 0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庄道巷,我从泰兴的“三坔”说到“五湖”,说到渡子河、七里群,说到燕头、小坟头、张家坟,说到马甸、李秀河,说到老叶庄蔡家巷……这一路说下来,已是百多个了。这中间还插谈了九州的一些特有趣的庄名、江苏的县市名、南京的街巷名……同时亦趣谈和概说,甚至诗说了泰州与泰兴的大多数地名。这些地名多与地理形成和泰兴历史进程有着很大的关系,即使不少有独特的掌故传说,亦是有着地理和历史的缘由而演绎的,溯名而求其源,鲜见非如此的,过去我曾数撰文述之,今再拾旧文,虽有不少已为他人所述,然还是想录于此,以飨或尚不甚了然者。
       所叙亦从泰兴说起。泰兴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废海陵制置院,以海陵置泰州,海陵南五乡建泰兴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共有土地总面积1252.6平方公里,水域230.3平方公里(含江域面积42.88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14个镇、1个乡,总人口120万人。
       这一位于泰州市东南部,东接如皋、南界靖江、西濒长江、北邻姜堰,东北与海安接壤,西北与高港区毗连的土地,五千多年前,当长江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之间时,这里尚为一片汪洋大海。由高沙平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沿靖平原(220年-265年)、沿江平原(937年-961年)所形成的地形地貌,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村庄,作为集人类生活、生产、繁衍的聚居区,从《光绪泰兴县志》(1886年)“乡聚志”的记载来看,现若除去后分析出去的原口(岸)辖40个村庄外,现境内尚留有370个。这一历经上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古村庄,时至今日,名称虽多有变更或改动,但大部原貌尚存。透过这一灿如晨星般的古村(庄)名,追溯这些名称的由来,历史逝去的一页,又如同电影画面般,一一从人们眼前掠过。
       作为沿东海海岸,庄名既出自唐天复四年(904年)古姓渔夫,在此河网密布之地捕鱼为生而来。而其濒临东海的地理位置,到西汉时期,因境内南北流向的一条河道,成为私盐贩子将盐销售至大江南北的唯一水上通道后,从而得名私盐港。现新定名的沿河村(旧为东盐、西盐两个村),就是取“盐”字的谐音而来。循河蜿蚓至西南处的秀才港,现横巷村的北面,乃至再到城东十里和临长江的岸边陆地,古溪镇,这一“东北汙澤之里”,从现存的氏民族谱来处,至今仍留有两个当年以海水煮盐,用盐命名的村名——盐场头、盐泥厂。
       盐,作为专控食品。该镇西北部的鸭儿湾,虽说村名是由傍鸭子河而来,但流传至今的“鸭儿湾的强盗——硬上”那句民谣,除向人们展示这里剽悍的民风外,而其来由,却正是这里村民们的先人,为生存计,到东边海安处的盐场盗运私盐,与官兵搏斗时前赴后继精神的真实反映。
       由此南行10多里,现名珊瑚镇的这处地方就是由大海中的珊瑚礁而得名。由此,在现今黄桥镇老辈子人的言谈中,除认为旧时的黄桥镇是“七沟八岔一垄地”外,更有“先有三柳庄,后有黄桥镇,再有泰兴城”的这一说法。
       故而,现黄桥镇西北侧的东西坍江头村,自是由当年江堤倒塌而留名。距这个村南面近8里处,一个名叫老岸的小村,现今仍存;城南门外更留有秦老庄、刘家老庄这两个古庄名。更有甚者,城东十里名十里甸的这处地方,早年间就曾喊作白水荡,而原城南门护城河南侧的西园,虽系由清初藏书家季振宜幼时读书处而留名,但现从这里的成氏族谱和老年人的习惯称呼来看,原名竟唤作黄天荡。民国初年间,从镇江赶来这里的王姓刨烟店老板,就曾将店名取了个带谐音的黄天昌(荡)。这一系列由江滩淤积而形成陆地的村庄,昔年在原蒋华、新市一带,西边七圩地区的人都将这里喊作老岸。
       综观这一从东到西,由古溪,经黄桥,到县城,再到现沿江片虹桥镇长达百余里曲折的江岸线,如若再联系上原泰兴县北部,现口岸区内的海潮子这一古村名来看,历史上的泰兴,面朝东海,长江为襟这一地理状况应准确无疑。这一点,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于城东南建的望江楼-民国初期在城东从土中掘出的大鲨鱼骨骼-上世纪70年代张桥镇开河时挖出的大船遗骸等遗物遗存来看,更能为此证明。
       于此还能作佐证的,是沿江片星罗棋布的大小村庄,诸多以江滩围堤所形成的陆地,圩、垈、匡、园、段、汊、洲等这种以表意词定名的地方,内中单带“圩”字的古庄名,就多达23个。其形成的历史,内中九十九丈圩应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传说中,当年这一处因被江水冲毁,人们抛家离舍准备外逃时,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振臂高呼,将全村男女老少召集到一起,号召人们重建家园,筑堤围滩,当时各家各户所摊的任务(地段),总长度为99丈长。围堤筑成后,人们为纪念这位未留名的老人,以此定为村名。
作为泰州府治东南屏障的泰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宋时旧城狭小”,后因抗击金兵,曾修筑土城。明弘治年后,除以砖石代土再建城墙外,又进一步加强了对所设军营的建设。当时,由泰州界过迁善铺(今刁铺镇)至县境内共有12个营,屯驻在县北(现为口岸区内)的有曹官营等8处,县南的有李家营、杨家营、朱家营、王家营4处。现境内除城东南五里的李家营已建成住宅小区外,余下多处早已圮废。而李家营,从《延令李氏家谱》来看,明时从安徽太平府(当涂)迁徙定居于此的李姓,将这里定为李家,南面则叫小营,后因营寨扩大,才改称李家营。在当地高龄老人的记忆中,当年驻守在这里的军士,时为抗击从长江水面入侵的倭寇,就在南面三里外的岛(倒)石桥村巡逻轮值,其原因是在明时,这里还是天水一色的浩瀚江面。
       同样,为通报敌情,加强联系,明正统末年(1449年),李家营的北侧,又建造了一座以举火为号的烽火台。当时,这种烽火台在县境内共有17处。分有三路。一路由泰州庙港、迁善铺、口岸、仇家桥、伏龙桥至泰兴,再从城西詹徐庄至江都界;一路由县城西南洋思港至新开河、余泗、界港至靖江;还有一路从城东往黄桥直至如皋城。这一由土堆叠高形成的建筑,因每隔五里设一个,故称五里墩。而现位于城东五里处的这处墩子之所以留存至今,实因万历年间(1596年)知县陈继畴再行修建的原因,而其余大部都为人所倾毁。这一土墩,到新中国成立前依然存在,故这一古地名也就留存至今。
       除此以外,现滨江镇内的马甸村委会,就由曾为明时军马牧养处而得名。河失镇境内的军田庄,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廉养军,士兵自食其力,减轻国库开支时屯田所在地。这种军士由从征(随朱元璋起义的兵);隶附(元朝归顺的兵);谪发(罪徙兵);垛集(从平民征调的兵)四部分组成。屯田的军士立军户后则世代为兵。屯军由官方提供耕牛、种子,总收入二成入库,余归自己。在泰兴县境内,共有屯田274顷1亩。屯垦的军士,死亡或逃跑后,则由亲属或征调补充。境内所有屯田,《光绪泰兴县志》虽对其具体位置留有记载。但现今河失镇内军田庄之所以留名,起因是到1935年时,官府与县内劣绅勾结,私下交易,将原田契卖给个人,税赋由原收几个铜元一亩增加到一亩九斗租粮。这一超过几十倍的负担,自是引起佃农的强烈反抗,斗殴不断。事实上,这些军田因有耕作人世代相传,土地权已属私人所有,一直到民国建立后也未变其制。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爱国青年黄云祥(离休时为扬州专区专员,享受副省级待遇)在党的进步思想影响下,率八百多名屯农上告到省府南京,申诉时,呈文中所写的一句话,后因被人喊开,从而成了庄名。
       频繁的战事,驻军所待过的营寨也由此而得名。宣家堡,传说中为北宋岳飞麾下大将宣秉驻守而来。朱吴家堡、戴家堡、于家堡、芮家堡、张家堡,曹家堡,这六座自东到西,沿长江江滩所建的土堡,都为当地村民于明时抗击倭寇时修建的掩体而留名。虽说带“堡”的亦为过去的庄园所筑而成,并由其命名,但毕竟这里曾是岳飞抗金扎营之地,所以这些庄名与战争与岳飞抗金这段历史更是密切相关的。
       官才场,据《延令顾氏家谱》记载,这里本名老顾庄,后得名官柴场,从《惟扬志》的记载来看,明初时曾为泰兴全县六个牧马场内中的一个,因系官方所设,故得其名。后改写为“官才”,因“南宋绍定年(1228年)金兵南犯扬州,游骑临泰兴城下”,庄中子弟顾绪、顾绚出城作战时战死。康熙五十年将这二人列入县忠烈传后,为示纪念,才改称此名。
(未完待续)
(来源:乡风儒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兴市嘉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024011号-3 )

GMT+8, 2024-5-2 20:10 , Processed in 0.0774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