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泰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955|回复: 0

泰兴的科举教育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200

帖子

722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22
发表于 2021-1-8 09: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泰兴自古崇儒重教,文运昌盛,旧志载:“全省文风,以通属为最,而泰兴又为通属各县之翘楚。”
       南宋时,泰兴设儒学,由县署主学管理。明清时期,增设书院、学塾,由县署教谕、训导管理。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其间近800年为县内教育史上的科举时期,学风醇厚,儒学兴盛。
学宫前的牌坊
       儒学,通称县学,又称学宫。泰兴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设于孔庙内,元末毁于兵灾。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吕秉直故址重建,后不断修葺、扩建,形成规模。
       儒学内设教谕、训导两署,定期召集科试取进的文武生员讲学。招收生员(即秀才)有规定名额,凡遇朝廷庆典增加5—7个名额。生员中成绩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朝廷。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贡生是地方层面的高级知识阶层,做了贡生以后就有了当官的资格。贡生一般分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和例贡。
       由地方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朝廷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国子监的称为副贡,亦称副榜贡;捐款于官家“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的称为例贡,分附贡、增贡、廪贡等。
       据光绪《泰兴县志》记载,泰兴的贡生,明朝有拔贡5人,副榜贡2人,恩贡8人,岁贡150人;清朝有拔贡22人,副榜贡21人,恩贡32人,岁贡93人。
光绪《泰兴县志》载学宫图
       在众多贡生中,名列前茅的有: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陈启文拔贡,参加朝考,廷试名列第一;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金鉽朝考一等,名列全省第四,成为优贡。
       古代主要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凡取得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可以参加省城(或京城)乡试,成绩合格者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可以参加京城会试,成绩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参加殿试成绩合格的贡士则为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
古代科举
       据光绪《泰兴县志》记载:明洪武至崇祯年间,泰兴出进士21人,举人66人;武进士3人,武举10人,材勇5人。清顺治至光绪年间,泰兴出进士27人,举人88人;武进士10人,武举118人,材勇57人。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潘及甫成为泰兴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也是有史载的泰兴从政第一人;丁文江则是泰兴最后一位进士,清宣统三年(1911年),丁文江从英国留学归来参加晚晴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得“格致科”进士,格致科即为理科。
       泰兴历史上无会元,状元、解元各一名。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武状元张兆璠;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戊申科江南乡试解元季惇大。
       南宋咸淳年间,泰兴始设书院,以讲论经籍为主。清代,书院增多,且多为官办。书院由山长主事,聘请进士或举人担任讲习,以儒家学说为教材,以四书、五经、诗赋、八股文为主要学习内容。一般每月举行课试两次,称为月课。每月初二为官课,由县署学官命题阅卷;十六日为堂课,由书院山长命题阅卷。凡经县署甄别录取的生监和童生均需参加月课,并按录取等第高下发给膏火费,即求学费用。
       自南宋至清末,泰兴历代书院中较著者有7所。
       马洲书院,南宋咸淳年间,由孔元虔创办于马驮沙。相传,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孔子第四十七代孙孔若罕携全家避难,欲从山东曲阜南迁浙江衢州,途径泰兴,见龙开河南达于江,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叹曰:“吾洙泗(指孔子、儒家)龙泉之支流其在此乎!”遂筑室河上,与子孔端志各授弟子业,从游者日众,易名龙开河曰扬教,示崇化也。淳祐二年(1242年)冬,元兵南侵,孔端志避难于马驮沙。咸淳年间,孔若罕第五代孙孔元虔兄弟“以沙石构室”,建马洲书院。
       凝秀书院,明天启年间,创办于县城东隅。
       延令书院,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知县介玉涛创办于县城南庆延铺。
       襟江书院,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知县金以诚创办于县城内儒学东,次年六月,书院落成。因登楼可观江流,遂取名“襟江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书院改建为泰兴县学堂,民国12年(1923年)易名为泰兴县襟江小学。
襟江书院
       丽黄书院,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知县杨激云创办于黄桥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建为丽黄初等小学。
       太平洲书院,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六邑公建于太平洲(今扬中),1940年被日军烧毁。
       崇化书院,创办于口岸镇,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建为蒙养学堂,民国32年(1943年)改为崇正初等小学,建国后称口岸小学。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书院由盛转衰,或毁或破,名存实亡,除马洲书院(今属靖江)、襟江书院外,其余均不存。
       泰兴历代均设学塾,作为科举的基础教育,但名称不一,形式各异,有社学、义学、私塾等。
       明代泰兴境内有111个里(相当于村),规定设置社学222所,凡15岁以下者都必须入学读书,社学生成绩优异者可补儒学生员(即秀才)。
       清初原有社学停办。康熙年间,知县宋生新办社学8所,分布于县城、口岸、黄桥和太平洲。社学教员由生员担任,凡12岁至20岁之间有志学文者皆可入学。
       义学,又称义塾,由地方人士捐资兴办,是贫困子弟免费读书的学塾。据县志记载,清代全县共有义学5所,分别是:太平洲义学,清康熙年间,由知县宋生创办于太平洲;忠爱铺、通济铺义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邑人陆如珊、丁郁捐资创办于县城内;性善、篑山义塾,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知县杨激云等创办于广福寺、邱袁二公祠。
       清末,社学停办后,私塾兴起,遍布于城乡。私塾分为三类:由富人自聘家教的称“金馆”;村民联办、聘用教师执教的称“大麦馆”;读书人为谋生自己创办的称“私馆”。当时,县内以“大麦馆”居多。
       私塾无统一教材,修业年限不限,学生也不受年龄限制。“金馆”“私馆”的教材多为四书、五经,或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这类私塾多出秀才。“大麦馆”的教材多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言杂字等,主要是教贫家子弟识字懂文,迫于生计,大多就读者略识字词即告休学。
       私塾的教学方式较为简单古板,诵读唱念,死记硬背。在塾期间,学生必须尊孔服教,如有过失,即加训诫,责骂、罚跪、打板子等体罚是常有的事,当时调皮的学生往往是受不了这样的规矩的。
       私塾在县内延续时间较长,民国至建国初期尚有存在,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却有所不同。据统计,民国27年(1938年),境内有私塾1274所,在塾学生14万余人;1951年全县尚有私塾278所。1956年,部分私塾并入民办小学,上世纪50年代末私塾基本绝迹。
       清末废科举后,书院、社学、义学等相继废止,改建为学堂,旧式教育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新式教育的兴起。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知县龙璋率先改襟江书院为泰兴县学堂,开泰兴近代教育之先河。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有小学堂56所,知县俞都在县城首创泰兴县立中学堂,招收学生50人,次年冬因经费无着停办。宣统三年,知县王元之在孔庙明伦堂创办师范传习所,学制一年,次年以经费支绌停办。
       民国元年(1912年)开始实施“壬子学制”,学堂统一改为学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学制,与清政府公布的学制相比,在课程设置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训练,这也是真正意义上新式教育的开始。
作者:印九红
来源:延令春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兴市嘉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024011号-3 )

GMT+8, 2024-5-2 13:47 , Processed in 0.0671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